来源标题: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:新基建应尊重市场规律
3月4日,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,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5G网络、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。这是继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、2020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,再次强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。
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认为,与传统“铁公基”相比,数字基建内涵更加丰富,涵盖范围更广,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。因此,数字基建带来的发展机遇,不在基建本身,而源自数字化、智能化的升级与经济社会转型需求的叠加,是时与势的结合。
据悉,新基建主要包括5G网络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、数据中心等领域,本质上都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,也就是数字基建。
“数字基建与传统基建都具有公共性、通用性、基础性。”徐晓兰分析说,5G和数据中心是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技术;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、智能农业、智能交通、智能安防、智能医疗等领域;工业互联网则可将设备、生产线、工厂、产品、供应商、客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,形成更高效的生产体系。
此外,数字基建能够广泛地赋能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,大大提升生产效率、生活质量。例如,5G赋能交通,使智能网联汽车、自动驾驶汽车成为可能,车联网也将成为5G技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;人工智能赋能机器,诞生了工业机器人、手术机器人、仿生机器人、无人系统等各类机器人产品;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,使工业生产全流程的各种要素资源数字化、网络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,从而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。
业界普遍认为,发力数字基建是立足当前,应对疫情冲击、促消费、稳增长的有效手段,更是面向长远,构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之基、谋取未来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。
不过,徐晓兰指出,推动数字基建建设,应尊重市场规律、尊重经济规律,一切从实际出发,有序推进。
她表示,应构建全国“一盘棋”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体系,一方面,着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国家创新体系,加强软硬件核心技术攻关,另一方面,统筹建设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,着重建设包括工业数据管理服务、评估服务、产业监测服务及检测认证服务在内的四大类公共服务平台。此外,她还认为应该构建国家级大数据管理、服务和安全体系,构建创新规范的数字基建投资体系。
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城乡管理能力,特别是应对公共卫生危机能力薄弱的问题,徐晓兰认为,数字基建无疑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技术支撑,同时也是打赢当前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武器。如数字基建支撑下的智能农业、产地直销、智慧旅游、远程教育、远程医疗等业态,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信息、知识、教育、医疗等资源的民主化,即可为贫困地区创造“授人以渔”的发展机遇,又能保障其不再返贫。因此,应加大5G网络的城乡全覆盖建设,提升与城乡统筹发展相关的大数据使用效能,最终实现消除贫困、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。